立案通知书有什么用?
国家法律是庄严而神圣的,案件立案是不会随便地使用短信通知,而是会非常正式地由公安机关写下立案通知书,并且亲自交到当事人的手上。那么立案通知书有什么用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科普一下关于立案通知书的一些法律知识,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帮助,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立案告知书的作用如下: 1、民事案件,立案通知书一般是指受理案件通知书,是给原告的,表明原告起诉的案件已经受理并且立案。 2、刑事案件,《立案告知书》就是立案回执单,是指办案单位认为案件涉嫌刑事犯罪,向报案人等主体出具的通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立案通知书怎么看真假?
立案告知函,应当面交给报案人,并由报案人在回执上签字。可以到立案单位查验真伪,办案单位出具的告知函,一般没有错。存根联作为公安机关立案的凭证,用于公安机关留存备查。包括:案件名称,案件编号,犯罪嫌疑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和职业,批准人,批准时间,办案人,办案时间,办案单位,填发时间,填发人等。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明确的,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栏可以用横线划掉。
立案通知书什么时候下来?
立案通知书一般在决定立案或者不立案后的三日内下达。公安机关收到案件后进行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不予立案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将不立案的原因在三日以内通知控告人。
以上就小编对于立案通知书相关问题的详细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学法园,我们的律师将会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