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工资怎么发?工伤休息期间工资单位不给怎么办?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和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活动的时候所遭受到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伤害。

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工资怎么发?

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工资怎么发?工伤休息期间工资单位不给怎么办?

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属于停工留薪期间。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的待遇发放工资给员工。也就是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劳动者可以正常享受上班的待遇。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单位不给怎么办?

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工资怎么发?工伤休息期间工资单位不给怎么办?

工伤休息期间单位不给工资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1、如受工伤的,如果用人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可由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受伤1个月内申报工伤,也可由劳动者自受伤1年内自行申报工伤。

2、申报工伤后,会进行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书后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终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确定伤残补助金数额。

3、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需要尽快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认定工伤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最终根据鉴定结论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能够享受工伤保险伤残补助金数额标准赔偿。

工伤期间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工资怎么发?工伤休息期间工资单位不给怎么办?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明确规定了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此可见,劳动者在工伤治疗期间,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期间擅自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明显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定,即用人单位的做法应属于违法解除。

以上法律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了解。如果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在法律知识网在线咨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4日 22:31:50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22:33: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